在刚刚过去的一周,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。3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叁次会议的民盟、民进、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,就“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”作出重要部署。总书记围绕“教育”谈到的两组关系,让我印象深刻,一是“与时俱进”和“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”的关系,二是“久久为功”与“当务之急”的关系。我将围绕前者展开分享。
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委员在与总书记交流时提到:“人工智能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变量。”
总书记指出,一方面,智联网、人工智能促使教育工具、方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发生变化,教育需与时俱进地改革;另一方面,学生的启智、心灵培育以及基本认知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放松,“教育,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”。
这让我想起武汉光谷第二高级中学的匡已聪老师。她在演讲中提到,当校长要求老师学会使用DeepSeek时,学生质疑:“人为什么要读书?有 AI,问它就好。” 匡老师回应,知识是工具,人是目的。知识积累才能形成独立思维。若盲目相信 AI 提供的信息,知识便可能沦为被他人利用的工具,甚至主宰人类。就像读《哈姆雷特》,千人千解,这是人类思维的光辉,绝非 AI 能替代。当学生在程序设计课上沉迷用 AI 生成代码完成作业,当 AI 能轻易提供我们所教的知识,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?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努力。
其一,坚守价值引领,培育理想信念。以我的专业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为例,这不仅是技术,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。我们通过“课程思政”,将“网络强国”“制造强国”理念融入教学。讲解工业互联网安全时,结合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案例,强调数据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,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。
其二,夯实知识基础,锤炼核心解决问题能力。面对AI 工具普及,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“不可替代性”。在工业互联网课程中,设计“算法设计 + 硬件实操 + 场景应用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块,要求学生掌握深度学习框架的同时,亲手搭建物联网传感器网络,完成从数据采集到决策优化的全流程实践。正如匡老师所说:“使唐僧成为唐僧的,不是经书,而是取经的路。”
其叁,深化产教融合,践行知行合一。我们走访了汇博机器人、树根互联、砺锋科技等公司,提出构建工单库,打造工单引领的专业特色。教学中,以真实工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,边做边学。在此过程中,教师不仅传授知识,更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、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,这些是础滨无法替代的。总书记强调“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”,就是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理想信念、道德品质、知识智力、身体和心理素质等,都是学生应具备的“基本功”。
同时,总书记指出教育要“与时俱进”。在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领域,我们以数字化转型、工单引领为抓手,推动教学模式、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创新。
一方面,构建“AI + 教育” 新生态。建设工业互联网教育平台,集成虚拟仿真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为学生提供 “云端 + 现场” 的混合式学习环境。如在 “工业大数据分析” 课程中,学生通过平台接入真实工厂传感器数据流,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故障预测,实现 “学中用、用中学”。
另一方面,探索新质生产力培养路径。针对产业需求,重构课程体系,增设“边缘计算与 5G 应用”“工业元宇宙开发” 等前沿模块。与公司联合开展“AI + 工业设计”挑战赛,鼓励学生运用相关技术解决传统制造业痛点,让学生成为技术的主人。
总书记所说的“与时俱进”,就是要把教育数字化作为重要突破口,抓住新技术机遇,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“使唐僧成为唐僧的,并不是那卷经书,而是那段取经的路。”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牢记“守正创新”,与时俱进的同时,坚守教育根本,以“人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(作者: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&苍产蝉辫;刘建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