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1制作厂

南华交流圈
Exchange of Ideas

以德立身 以身立教 以爱为名 赓守初心——记守望麦田、铸魂育人的辅导员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3-20 点击数: 点赞数


以德立身 以身立教 以爱为名 赓守初心——守望麦田、铸魂育人的辅导员之路

(作者:张文娟)

“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”,这是她在2014年参加辅导员岗前培训时写下的最为喜爱和动人的一句话。从此,“立德树人”“初心使命”“爱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责任心”等字,重重地写在了她的本子上,更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里,让她8年如一日,在辅导员这一平凡的岗位,默默耕耘,撒播希望,春来冬往,始终倾尽所有,陪伴学生,赓守初心,静待花香果甜。

以德立身,播撒希望,理想信念生根发芽。

面对初来乍到的学生,她总会分享这么一段话与他们共勉,“愿你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,不抱怨,不将就,有自由,有光芒”。她乐于与学生谈信仰、谈理想、谈未来,与学生一起憧憬大学生叁年的美好时光,与学生一起规划叁年后的发展,与学生一起畅想十年后的生活。她从不空洞地跟学生讲道理,从不生硬地跟学生提要求,而是将理想信念、将家国情怀贯穿日常工作始末,落在细微之处,引导学生从身边事感悟大道理、从身边人收获正能量。

她坚持党建引领,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立足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,探索党建+社会实践、党建+志愿服务和党建+社会调查平台,带领党团员和青年学生走进基层社区、乡村舞台、地头田间,深刻感受中国百年之伟大变革和卓越成就,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。

她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团,在广西、贵州、清远、潮州多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传、探访老党员、专访抗战英雄、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、参观红色纪念馆、学习优秀党员事迹等实践活动。通过实地探访和“沉浸式”的体验,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、设身处地体验、见人见物感知,在实践活动中耳濡目染、震撼心灵、砥砺心志,坚定信念。她组建国情民情观察团,进一步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,关注国情社情民情,前后形成了基于省内外对于留守老人、留守儿童、大学生返乡创业、红色资源开发、非遗文化传承、垃圾分类、乡村法治建设、基层社区治理等多方面的调研报告,进一步让学生在研究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、树立使命担当意识,为解决社会重点难点问题提供青春智慧和力量。她组建教育关爱团,前往贫困山区,跟学生同吃同住,一起劈柴做饭,一起慰问敬老院、一起开展法律援助、一起筹备乡村晚会,一起陪伴留守儿童,一起帮留守老人做家务,一起体验服务社会的快乐,一起感受专业的意义。

她持之以恒塑造和提升学生读懂中国的能力,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、练就过硬本领、投身强国伟业。她所带的团队多次获全国重点实践团队、广东省优秀团队、重点团队,调查报告获广东省“立志修身博学报国”活动一等奖、叁等奖多项;她所带的学生,多名报考西部计划、支教团、叁支一扶和应征入伍,2021届毕业生中基层就业位列全校首位,充分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。

以身立教,用心浇灌,枝繁叶茂长才干。

她常怀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情怀,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学生,陪伴学生成长成才。

面对严峻的疫情,她一直奋战在校园防疫的第一线,白天、晚上、周末、节假日从未离开;面对各项评比工作,她总是坚持明确标准、规范程序、保持原则、完善制度;面对各种各类的文体活动,她总是挖掘潜能、提供平台、鼓励创新;面对各项竞技类比赛,她总是穿针引线、提供服务,做学生最坚强的后盾。

对于学生的培养,她始终坚持放手不离手的原则,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理念、自己的规划、自己的目标,培养学生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成长;鼓励学生敢想、敢做、敢为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;鼓励学生打破专业局限,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眼光。

她告诉学生,遇到事情,第一时间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再处理事情,并传授学生合理情绪疗法;她提醒学生每周不要忘了打电话给爸妈,教师节记得给教导过自己的老师发条短信;她告诉学生但凡涉及国家的纪念日要牢记心里,那是历史,更是我们的根本。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,不要怕犯错,但错了要坦然承认和接受,更要明白自己错在哪里,以免下次再犯。她总是跟学生说,大学是包容的,要用更宽广的心胸和眼光去发现它的美。她叮嘱学生,在需要的时候,不要忘了老师一直都在大家的身后。

她所带的学生属于文科类专业,包括法律、社会工作、文秘、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。在日常工作中,很多学生会问到专业以及职业相关的问题。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专业,她考取了人力资源管理师(二级)和社会工作师(中级)证书,担任了《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》《创新创业基础》等课程讲授。面对学生日益严峻的心理问题,她利用寒暑假时间系统学习了心理学基本知识并考取了心理咨询师(叁级)和高校中级心理咨询师,担任了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的课程讲授,负责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,关注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发展。

学生说,在课堂上她是传授知识的老师,课后则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。

以爱为名,倾情呵护,花开遍地吐芬芳。

高尔基曾说过“谁不爱孩子,孩子就不爱他,只有爱孩子的人,才能教育孩子”,她深以为然。在她看来,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别样的花,可能颜色不同、摇曳的身姿不同,绽放的季节不同,但他们都有独特的美丽和芬芳。爱他们,要了解他们的气性,要掌握他们的生长规律,要有阳光雨露,要有自由空间,要用心守护,启智润心。

她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,他作息不规范,喜欢打游戏,开始出现了旷课。在接触的过程过程中,她发现学生篮球打得很好,于是鼓励学生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,组建了学院的篮球队,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,纳入学生干部队伍重点培养。在责任和担当下,在肯定和认同中,学生的学习生活作息越来越规范,身为学生干部的自觉和集体荣誉感让他变得越来越好。在得知他对工程造价专业感兴趣,家族从事建筑行业后,她鼓励学生旁听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并报考造价师,鼓励他多跟爸妈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,鼓励他不放弃现在所学专业直至顺利毕业。后来,学生回家创业,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番成就。

她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,因为从小身体不好,在爸妈的爱护和约束下越是渴望证明自己“可以”,导致性格好强,跟宿舍、班级同学相处都不融洽。当她发现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专注,以及对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最为扎实后,她带领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,引导他成为班级学习小组组长,后来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专插本的学习小分队,后来他的小分队成员均插本成功,现在的他已是本科毕业,准备着考研。

她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,一个因父母双双去世而患上了抑郁的孩子。在最初的交谈中,学生不愿意透露真实的感受,往往都说一切都好。每次远远见到,她总是伫立等候,与学生简短交流,每个月总会约学生逛逛校园、聊聊近况。终于在某一次,学生跟她诉说了内心的痛苦,在她面前说出了想妈妈并流下了眼泪。后来学生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学习,找到了新的目标,走向了更好的未来。

作为一线专职辅导员,她的手机永远24小时开机,不管白天黑夜,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,不管寒冬还是盛夏,只要学生需要,她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和反馈他们的诉求,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和支持,第一时间陪伴他们左右,成为他们信赖可亲的人。

每个节假日,她总是不忘送去节日祝福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各项安全事项;每个考试考证时间点,她总是预祝学生顺利通过的同时提醒要科学备考、注意身体;每当在朋友圈看到学生生日时她总不忘送上自己的祝福,看到开心的事情一起分享,碰到情绪低落赶紧安抚,遇到吐槽问题立刻反馈。线上线下,她一直都在。

学生说,听着她温柔的声音,看着她温暖的笑容,总是能卸下心中的疲惫,获得重新开始的勇气。

赓守初心,铸魂育人,麦田守望结硕果。

“为什么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?”

“因为您”

“我想成为老师一样的人,在我最难过、最需要的时候,是老师一直陪伴我,我也想有一天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”。

这是在一次学生入党谈话中,学生送给她最为动人的“情话”。

她眼眶湿润,内心酸胀,此刻的她无比清晰地感受到了作为辅导员的无上荣光,无比真实地感受到那句动人的话语,“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”。

“如果你渴求一滴水,我愿倾其一片海”。

春暖花开,她愿成为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,驻扎在肥沃的大地,播撒希望的种子,用心浇灌,细心呵护,守正初心,铸魂育人。

广东省第十二届师德主题征文(高职高专组)“二等奖”获奖文章

 

上一条:爱学生,因材施教 下一条:伴学生成长,促学生成才——记一名走进学生心里的“大姐”

关闭